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月30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7%、50.5%和50.7%,比上月上升0.2个、0.2个和0.3个百分点,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由于5月上半月出口仍受到极端关税的压制,6月PMI作为月环比数据体现了关税缓和的提振,同时6月国际油价受以伊冲突影响叠加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也成为重要的支撑因素。整体来看,6月PMI的修复表现出关税豁免期间企业在“赶生产、抢出口”的特征,基本面维持韧性。
图:6月制造业PMI分项表现

具体来看,6月生产、需求均表现较好。生产指数为51.0%,环比增长0.3%,延续扩张态势。新订单指数为50.2%,环比增长0.4%,内外需均有所改善。其中,新出口订单环比增长0.2%至47.7%,改善水平弱于新订单指数,表明内需对新订单指数的拉动作用要好于外需,而新出口订单的近10年分位数水平恢复至41%,外需表现也并不弱。此外,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0%,环比增长0.6%,近十年分位数水平恢复至50%,是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企业为未来生产的备货似已开始恢复,这是经济向好的一个信号。
6月非制造业PMI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至50.5%。其中,服务业PMI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至50.1%。经历了“五一”假期的需求集中释放后,航空、住宿、餐饮等居民消费服务业景气度均有较为明显的回落。6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增长1.8%至52.8%,土建是主要拖累因素,但其分位数水平已连续两个月恢复。而房建环比走强,能否持续向好还有待观察未来几个月的PMI生产和新订单指标,如果环比连续半年改善,而且地产投资增速出现降幅收窄的信号,房地产下行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整体来看,在2024年二季度的低基数效应下,今年二季度经济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而三季度基数更低,经济有望保持在5%左右增速。随着四季度基数走高,经济增速有所承压,但全年5%的增长目标预计能够完成,宏观政策在未来3个月或将保持较强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