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作战:一面是暴涨1200亿的市值奇迹,一面是年烧48亿的研发黑洞
(数据来源:中金研报,百利天恒港股IPO已获备案)
一、84亿美元交易点燃资本狂潮 “股价2年10倍”“A股第九高价股”“科创板首富”——这些标签背后,是百利天恒从129亿到1225亿市值的狂飙。导火索正是2023年与百时美施贵宝(BMS)那场84亿美元的ADC药物BL-B01D1授权交易,创下中国创新药出海纪录。一夜之间,董事长朱义身家逼近900亿,四川首富易主。
但疯狂的资本盛宴下藏着“倒计时”:2024年凭8亿美金首付款实现净利37亿,2025年Q1却立马亏损5.3亿!这钱烧得有多猛?看看研发账单:2024年投入14.43亿元(同比+93%),未来三年资金缺口达48.19亿元——难怪公司要双线作战:A股定增37亿、冲刺港股IPO。
二、BL-B01D1:真能撑起千亿市值? 被BMS天价押注的BL-B01D1绝非普通靶向药——它是全球首个进入Ⅲ期的EGFR×HER3双抗ADC,堪称抗癌药的“核弹级武器”。最新ASCO年会上数据引爆业界:
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中,尤其对PD-1+化疗耐药人群疗效显著,客观缓解率(ORR)达6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线治疗也展现广谱潜力,覆盖65%肺癌患者。
目前全球开展9项Ⅲ期临床,2026年首个适应症有望获批。但风险同样赤裸:
临床变数:II/III期失败案例在ADC领域屡见不鲜;
竞品围剿: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的DS-8201已占据HER3靶点先机;
商业化能力:国内团队从未操盘全球重磅药物。
(机构用真金白银投票,百利位列医药持仓TOP10)
三、管线厚度:不只靠一张王牌 136家机构调研时,公司亮出三大杀手锏:
ADC平台:9款临床药物中,HER2靶点BL-M07D1有“best-in-class”潜力;
四抗平台(GNC):全球独家的四特异性抗体GNC-038/039,剑指实体瘤免疫治疗;
双抗SI-B001:Ⅲ期EGFR/HER3双抗可与BL-B01D1形成治疗矩阵。
但需警惕:15条管线中80%处于早期,2027年前仍需持续“输血”。华泰证券直言:“BD收入能填短期窟窿,但自我造血能力才是终局关键。”
四、估值博弈:在梦想与现实间走钢丝 国投证券预测透出矛盾:2025年预计营收22.5亿,却要亏损147亿。市场显然在赌更大故事——若BL-B01D1成功上市,峰值销售或破30亿美金。但对比当下:
市销率(PS):1200亿市值/年收入=53倍(恒瑞医药仅8倍);
市净率(PB):63倍,远超行业均值。
核心结论:短期看临床节点,长期赌平台成色 百利天恒的千亿市值建立在BL-B01D1的全球潜力上,2026年临床数据读出将是生死线。若能兑现,中国首个跨国药企将浮出水面;若失败,高估值泡沫必然破裂。投资者此刻押注的,本质是朱义团队能否用10亿美金+3年时间,把中国ADC技术带进世界一线阵营。
(赴港上市已成创新药企“续命”标配)
#炒股日记# #复盘记录# #强势机会#
$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创新药ETF南方(SZ159858)$ $创新药50ETF(SZ15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