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人
黄煜霄
上银基金权益投研部研究员
本硕毕业于悉尼大学金融学专业,
擅长用底层思维对市场进行分析,坚持用辩证思考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深入挖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纺服等行业。
一.市场概况(5.19-5.23)
近一周(5.19-5.23),上证指数下跌0.57%,创业板指下跌0.88%,沪深300下跌0.18%,中证500下跌1.10%,中证A50上涨0.18%,科创50下跌1.47%。风格上,周期、消费表现相对较好,成长、金融表现较差。从申万一级行业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医药生物(1.78%)、综合(1.41%)、有色金属(1.26%)、汽车(1.24%)、家用电器(1.21%);表现相对靠后的是计算机(-3.02%)、机械设备(-2.48%)、通信(-2.31%)、电子(-2.17%)、非银金融(-1.72%)。
本周市场震荡整理,主要宽基指数和多数行业指数普跌,医药、汽车受行业利好消息刺激逆势领涨,美元指数持续走弱助攻黄金投资吸引力上升,贵金属板块再度走高,此外,抗跌属性较强的红利板块也表现靠前,TMT等科技成长则延续弱势。从Wind热门概念板块来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黄金珠宝(7.95%)、CRO(5.57%)、抗生素(4.57%)、仿制药(4.16%)、创新药(3.54%);表现相对靠后的是PEEK材料(-5.76%)、减速器(-4.92%)、光模块(CPO)(-4.77%)、AI算力(-4.46%)、光通信(-4.32%)。
二、热点聚焦
1、18家全国性银行已降息!业内:资金或流向高收益资产
5月22日,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公告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浙商银行3个月、半年、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0.7%、0.95%、1.15%、1.3%、1.55%、1.6%。
至此,12家全国性股份行和6家国有大行的新一轮存款降息已经全部落地。
经过本轮降息后,国有大行一年期挂牌定存利率已经全部跌破“1字头”。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有利于银行控制利息成本,但同时揽储难度也会加大,储户可能将资金从低收益的存款转向理财产品、股票等更高收益的资产。
5月20日,国有大行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本轮存款降息后,长期限存款产品利率降幅最大,达到25个基点。以5年期挂牌利率1.30%计算,存50万到期后利率减少约6250元。
据中国货币网,5月22日,1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1.45%、1.68%,其中1年期国债收益率要明显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
不过,降息对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并非没有影响。事实上,在存款利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们不再“死磕”定期存款,理财方式愈加多元化,以往的“存款特种兵”现象也逐渐消失。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分享自己的理财方式,如配置R2风险以上的银行理财,定投黄金,购买储蓄型保险、高股息股票等。
本期存款挂牌利率非对称下调后,定期存款性价比降低,有助于缓解存款定期化趋势,引导更多居民超储流向消费和投资。对于银行而言,需要关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的存款迁徙压力。预计大行存款向小行迁徙,银行体系存款向非银迁徙,存单供需扩张,最终以银行间资金利率进一步下行来平衡。
在存款利率和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尽快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么应承担更高的风险。
2、券商中期策略现三大共识中国资产向上重估受关注
近期,券商中期策略会等各类投资峰会密集召开,对202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向以及投资策略作出研判。据笔者观察,此次券商策略显现出三大共识:中国经济展现韧性、科技创新驱动增长、中国资产向上重估启航。这一系列共识反映出机构看好中国经济、看多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
共识之一:中国经济彰显韧性和活力。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实现“开门红”,“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多项数据亮眼,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券商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在政策支持下将持续向好。尤其是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以AI技术、人形机器人、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速突破。从产业政策来看,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券商预测,2025年科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升,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韧性的关键力量,推动经济增长模式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加速转型。
共识之二:科技创新是关键词又是重点词。在中期策略中,科技创新几乎被所有券商列为核心议题,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高度契合。2024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一,为科技创新发展指明方向。近期,财政与金融支持也在不断加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从资本市场看,科技创新已成为投资主线。券商普遍认为,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清晰,AI产业链、半导体、高端制造、绿色经济等领域成为重点关注方向。这些领域不仅承载着技术突破的战略使命,也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有望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动能。
共识之三:中国资产配置价值凸显。“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机遇”成为机构中期策略展望的重要话题。当前,中国经济稳中提质持续向好,稳市场政策“组合拳”也给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券商普遍认为,中国资产兼具避险属性与长期配置价值,配置价值凸显,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三、每周关注
1.以旧换新成效持续显现 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8个月两位数增长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22日介绍,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8%,在16大类消费品增速中位列第一。
何咏前在商务部当天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扩围提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持续显现。从商务部家电以旧换新信息系统数据来看,1至4月,有超过3400万名消费者参加了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累计购买12类家电产品超过5100万台,带动销售1745亿元。
何咏前说,商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精神,突出“加快”、强化“提升”、立足“有效”,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做强国内大循环,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具体而言,何咏前介绍,将加快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升级商品消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利用好进博会、消博会等平台促进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围绕“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深入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多元化供给。培育新型消费,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促进健康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创新消费场景,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办好“购在中国”系列活动;落实好离境退税优化政策,持续扩大入境消费。
同时,加快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夯实国内大循环的成长基础。鼓励升级流通设施,扩大商贸流通试点城市范围,逐步构建以示范步行街或商圈为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格局,推动县域商业提质增效,鼓励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数智供应链,提升商贸流通企业上下游协同水平,推动商贸物流标准化发展,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和二手商品流通。推进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好品质电商培育行动,发展特色产业电商平台,组织开展产业电商专场对接,营造电商良好生态。
此外,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帮扶企业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积极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扎实推动各项政策惠及更广大外贸企业。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组织协会、商超、电商平台与外贸企业对接采购,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更多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提升企业两个市场经营能力,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何咏前表示,商务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组织实施,指导各地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强化政策宣介解读,持续提升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效,不断激发家电市场消费活力。
2、前4个月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7.5%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16.4%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75.4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10.4亿美元,同比增长5.6%;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4%。
前4个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71.1亿美元,同比增长6.8%;新签合同额765.9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其中,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79.9亿美元,同比增长5.2%;新签合同额645.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
四、每周一图
全球便携式风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中国便携式小风扇出海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作为全球小家电的主要生产地,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在便携式小风扇出海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中国电扇出口量61,396万台,同比增长42.8%,其中便携式小风扇的出口量也有显著增长。从市场需求来看,在全球化与都市化加速的背景下,消费升级浪潮推动了“便携式生活”的发展。消费者对轻量化、功能性产品的需求逐年攀升,追求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便携电器市场成为跨境电商中的热门赛道,为便携式小风扇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品牌营销来看,中国品牌在出海时将便携小风扇赋予高端属性,强调续航、静音、便捷充电等核心性能,打动注重实用性的消费者;同时,时尚外观与创新功能吸引年轻消费者,使小风扇成为生活品质的象征,实现从实用价值到情感价值的转化。从供应链来看,中国拥有完善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能够实现便携式小风扇的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供应稳定性。同时,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和消费者的期望。
$上银鑫卓混合A(OTCFUND|008244)$$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OTCFUND|011289)$$上银鑫达灵活配置混合C(OTCFUND|015753)$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管理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行业、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基金业绩表现,也不作为基金未来表现的承诺。